(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戌:指中國農曆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公曆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年表來確定。
- 冬至:中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標誌着冬季的開始。
- 南郊:古代帝王在都城南郊舉行祭祀天地的儀式。
- 禮成:指祭祀儀式圓滿完成。
- 慶成宴:爲慶祝祭祀儀式圓滿完成而舉行的宴會。
- 樂章:音樂作品的章節,這裏指用於宴會的音樂。
- 萬歲樂:一種表達對皇帝長久統治祝願的音樂或歌曲。
- 聖明:對皇帝的尊稱,意指皇帝英明。
- 禮圜丘:在圜丘舉行祭祀天地的儀式,圜丘是古代祭祀天地的圓形土臺。
- 至德精誠:極高的道德和真誠的心意。
- 乾元永:乾元,指天,永,永遠。這裏指天命永遠。
- 清洪膺:清,指天,洪,宏大,膺,承受。這裏指承受宏大的天命。
- 景命休徵:景命,指天命,休徵,吉祥的徵兆。
- 應泰階平:應,順應,泰階,指天階,平,平穩。這裏指順應天命,國家安定。
翻譯
天佑我朝聖明之君。在圜丘舉行祭祀,表達了至高的道德和真誠的心意。天命永遠,承受宏大的天命。吉祥的徵兆顯現,順應天命,國家安定。
賞析
這首作品是在明朝時期,爲慶祝冬至南郊祭祀儀式圓滿完成而創作的樂章。詩中表達了對皇帝的尊崇和對國家繁榮安定的祝願。通過描繪祭祀的莊嚴和天命的吉祥,展現了當時社會的宗教信仰和政治理想。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宏大,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天命和國家的敬畏與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