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上連州

不妨灘石亂,溪女解篙舟。 舟似腰肢折,篙隨瀑布流。 水聲驚萬壑,林氣似三秋。 風小帆頻落,沿洄未免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gāo):撐船用的長竹竿。
  • 腰肢折:形容船在水中彎曲行駛的樣子,好像人的腰肢在彎曲。
  • 瀑布流:形容篙隨着水流,像瀑布一樣流動。
  • 萬壑:形容水聲在衆多山谷中迴響。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深秋,這裏形容林中的氣息像深秋一樣清新。
  • 沿洄:沿着水流上下游動。

翻譯

不必擔心灘石的雜亂,溪邊的女子懂得如何撐船。 船隻在水中的彎曲行駛,就像人的腰肢在彎曲,撐船的竹竿隨着水流,像瀑布一樣流動。 水聲在衆多山谷中迴響,林中的氣息像深秋一樣清新。 風小了,船帆頻繁地落下,沿着水流上下游動,不免讓人感到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船行溪中的景象,通過「舟似腰肢折,篙隨瀑布流」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船行水中的動態美。詩中「水聲驚萬壑,林氣似三秋」則進一步以聲音和氣息的描寫,增強了自然景色的感染力。尾聯「風小帆頻落,沿洄未免愁」則透露出詩人對旅途的不安與憂愁,使詩歌情感更加豐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