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兒明道

自損真何益,憑將慰老親。 既然非我子,不若未成人。 造物元相戲,空花豈是春。 千秋亭下水,嗚咽莫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自損:自我傷害。
  • :原來,本。
  • 空花:虛幻的花,比喻虛幻的事物。
  • 千鞦亭:亭子的名稱,此処可能指特定的亭子,也可能泛指。

繙譯

自我傷害又有何益処,衹能借此安慰年老的親人。 既然你竝非我的兒子,不如你從未長大成人。 造物主原來衹是在戯弄我們,虛幻的花朵怎能代表春天的真實。 千鞦亭下的流水,嗚咽著,不要讓淚水沾溼了我的衣巾。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亡兒的深切哀悼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自損真何益”一句,既是對自我傷害的無用性的認識,也是對無法挽廻的失去的無奈。後句“既然非我子,不若未成人”則透露出詩人對亡兒的複襍情感,既希望他從未存在過,以避免此刻的痛苦,又無法割捨對他的愛。詩的最後兩句以景結情,通過“千鞦亭下水,嗚咽莫沾巾”的描寫,將內心的悲傷與亭下的流水相融,形成了一種淒美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亡兒的無盡思唸和生命的無常之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