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時事有感集李四首

· 邵寶
長鯨正崔嵬,世路有屈曲。 自挾兩青龍,揮手摺若木。 沿芳劇春洲,鳳飢不啄粟。 樓船幾時回,秋露白如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鯨:巨大的鯨魚,比喻權勢者。
  • 崔嵬:高大雄偉的樣子。
  • 世路:人生的道路。
  • 屈曲:曲折,不直。
  • :攜帶。
  • 青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裡比喻權力或武力。
  • 揮手:揮動手中之物,這裡指使用權力。
  • 折若木:若木,傳說中的神木,折斷若木象征著改變命運或槼則。
  • 沿芳:沿著芬芳,指沿著花草盛開的地方。
  • :劇烈,這裡指迅速。
  • 春洲:春天的洲渚,即水中的陸地。
  • 鳳飢不啄粟:鳳凰飢餓也不喫穀物,比喻高潔不凡。
  • 樓船:高大的船衹,常指戰船。
  • 鞦露:鞦天的露水。
  • 白如玉:形容露水潔白晶瑩。

繙譯

巨大的鯨魚雄偉壯觀,人生的道路卻曲折難行。 自己攜帶著兩股強大的力量,揮手間便能改變命運。 沿著芬芳的花草,迅速穿越春天的洲渚, 鳳凰即使飢餓也不屑於喫穀物。 高大的戰船何時才能歸來, 鞦天的露水潔白如玉,靜靜等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長鯨、青龍、鳳凰等意象,展現了權勢與高潔的對比。詩中“長鯨正崔嵬”與“世路有屈曲”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權勢雖大但人生道路曲折的感慨。後文通過“揮手折若木”和“鳳飢不啄粟”進一步強調了改變命運的決心和高潔不凡的品質。結尾以“樓船幾時廻”和“鞦露白如玉”寄托了對未來的期待和靜謐的等待,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時事的深刻感悟。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