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懷道香樓內子

知爾繡桂香,別來雙帶長。 三秋多怨曲,七夕定新妝。 珠掠盤明月,花梳間海棠。 針樓如有夢,西去即高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繡桂香:指繡有桂花圖案的香囊。
  • 雙帶長:指系在香囊上的兩條長帶子。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這裏泛指秋天。
  • 怨曲:哀怨的曲子。
  • 七夕: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七月初七,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 新妝:新的妝容,這裏指女子爲七夕節準備的特別裝扮。
  • 珠掠盤明月:形容女子梳妝時,珠飾在明亮的鏡盤前閃爍,如同明月。
  • 花梳間海棠:指女子梳妝時,梳子上插着海棠花。
  • 針樓:傳說中織女的工作場所,這裏指女子在七夕節編織或刺繡的地方。
  • 高梁:高大的梁木,這裏可能指高大的建築或理想之地。

翻譯

知道你繡制的桂花香囊,分別以來那雙帶子依舊長長。 在這秋天的深處,你或許常彈奏哀怨的曲調, 而到了七夕那天,你定會換上新的妝容。 你的珠飾在明亮的鏡盤前閃爍,如同明月, 梳子上插着海棠花,美麗動人。 在那編織或刺繡的樓閣中,若你有所夢, 願你西去的方向,便是那高大的梁木,理想的所在。

賞析

這首作品是屈大均在旅途中寄給妻子的詩,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和對七夕節的期待。詩中通過「繡桂香」、「雙帶長」等細節描寫,展現了妻子的手藝和兩人的情感紐帶。後文以七夕爲背景,想象妻子的新妝和節日活動,充滿了浪漫和溫馨的氣氛。結尾的「針樓如有夢,西去即高梁」則寄託了對未來的美好祝願和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