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感懷

蒼梧西咫尺,終古哭重華。 水接牂柯闊,雲開石室斜。 天孫頻此夕,帝子久無家。 不分浮生苦,飄零信海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蒼梧:地名,今廣西梧州一帶。
  • 西咫尺:西邊很近的地方。
  • 重華:指舜帝,傳說中古代帝王。
  • 牂柯:古代地名,今貴州一帶。
  • 石室:指山洞或巖洞。
  • 天孫:指織女,星宿名。
  • 帝子:指舜帝的兒子。
  • 不分:不懂得,不明白。
  • 浮生:短暫無常的人生。
  • 海槎:海上的船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繙譯

蒼梧就在西邊不遠,自古以來人們都在哀悼舜帝。 水流與牂柯相連,廣濶無邊,雲霧散去,石室斜斜地顯露出來。 織女每年都來到這裡,而舜帝的兒子卻久已無家可歸。 不明白這短暫人生的苦難,衹能隨著海上的船衹四処漂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蒼梧、牂柯、石室等地的描繪,表達了對古代帝王舜的哀思以及對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詩中“天孫頻此夕,帝子久無家”一句,巧妙地將織女與舜帝之子對比,突出了後者的孤獨無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