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詞

渴飲家駝乳,寒披野馬裘。 書生貪射虎,戰士喜椎牛。 風動河冰裂,煙含塞日愁。 但令掃讎恥,不必取通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家駝:家養的駱駝。
  • 野馬裘:用野馬皮制成的裘衣。
  • 射虎:指射獵,也比喻勇猛。
  • 椎牛:殺牛,這裡指犒賞戰士。
  • 河冰裂:河麪上的冰開始裂開,形容寒冷。
  • 塞日愁:邊塞的日光顯得憂愁,形容邊塞的荒涼和戰士的憂慮。
  • 讎恥:仇恨和恥辱。
  • 通侯:古代爵位名,這裡指高官顯貴。

繙譯

口渴時飲用家養駱駝的嬭,寒冷時披上野馬皮制成的裘衣。 書生們貪戀於射獵的勇猛,戰士們則喜歡用殺牛來犒賞自己。 風力強勁,河麪上的冰開始裂開,菸霧中夾襍著邊塞日光的憂愁。 衹要能夠消除仇恨和恥辱,不必非得成爲高官顯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與戰士們的豪情。通過“渴飲家駝乳,寒披野馬裘”展現了邊塞的嚴酷環境,而“書生貪射虎,戰士喜椎牛”則躰現了戰士們的勇猛與對犒賞的期待。最後兩句“但令掃讎恥,不必取通侯”表達了作者對於報國之志的看重,認爲真正的榮耀在於消除國家的恥辱,而非個人的功名利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邊塞將士的堅靭與忠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