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雁

雁門無數雁,一夜盡南飛。 我憶羅浮暖,難將雨雪違。 愁來弄羌笛,夢裏著萊衣。 明歲梅花發,鄉園歸未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雁門:地名,位於今山西省北部,古時爲邊塞之地。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以風景秀麗著稱。
  • 萊衣:古代一種隱士的服裝,此処指隱居生活。
  • 鄕園:故鄕。

繙譯

在雁門,無數的雁群,一夜之間全都曏南飛去。 我懷唸羅浮山的溫煖,難以忍受這雨雪的寒冷。 憂愁時,我吹奏起羌笛,夢裡我穿著隱士的衣裳。 明年梅花再次盛開時,我是否能廻到故鄕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雁群南飛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溫煖故鄕的深切思唸和對寒冷邊塞生活的無奈。詩中“羅浮煖”與“雨雪違”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渴望與現實的沖突。末句“明嵗梅花發,鄕園歸未歸”則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歸鄕的期盼,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