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石頭城
臥龍起草廬,扶漢有餘忠。
欲結紫髯客,共追黃星公。
一言根本定,萬里氛翳空。
指此爲虎踞,長嘯吞西風。
夫豈樊吾圃,以虞他人攻。
烏林逸元惡,入蜀愴途窮。
汝亦趙佗輩,區區帝江東。
吾意本謂何,劍佩殊不同。
後來矯虔人,藉口欺盲聾。
九折劍閣棧,一泥函關封。
盜賊柄干將,奸雄非英雄。
老我弔古癖,徘徊梵王宮。
城壞遺甃泯,江徙孤岸穹。
中原芳草外,戰塵春濛濛。
酒盡欲下山,目極斜陽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髯客:指孫權,因其鬍鬚呈紫色,故稱。
- 黃星公:指諸葛亮,傳說中其出生時天上有黃星出現。
- 虎踞:形容地勢險要,如虎踞龍盤。
- 樊吾圃:指自己的園地,比喻自己的勢力範圍。
- 烏林:地名,赤壁之戰時曹操駐軍之地。
- 元惡:首惡,指曹操。
- 趙佗:南越國的建立者,此處比喻割據一方的諸侯。
- 帝江東:指孫權在江東稱帝。
- 矯虔:欺詐強取。
- 干將:古代名劍,此處比喻權力。
- 梵王宮:指佛寺。
- 遺甃:遺留下來的磚石。
- 春濛濛:形容春天戰塵瀰漫的樣子。
翻譯
臥龍諸葛亮在草廬中興起,扶持漢室,忠誠有餘。他想要聯合紫髯的孫權,共同追隨黃星的諸葛亮。一句話就奠定了國家的根本,萬里的戰亂煙消雲散。指着這裏說這是虎踞之地,長嘯聲中吞沒了西風。這並非只是爲了守護自己的園地,而是爲了防備他人的攻擊。烏林的曹操是首惡,進入蜀地後感到途窮。你們這些趙佗之輩,只是區區在江東稱帝。我本以爲你們有何不同,但你們的劍佩卻大相徑庭。後來的欺詐強取之人,藉口欺騙盲聾之人。九折的劍閣棧道,一泥封的函谷關。盜賊掌握着權力,奸雄並非真正的英雄。我這個喜歡弔古的人,徘徊在佛寺之中。城牆已壞,遺留下來的磚石消失,江水退去,孤岸高聳。中原之外是芳草,戰塵在春天中瀰漫。酒已盡,我準備下山,目光所及是斜陽的紅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人物諸葛亮的讚美和對孫權、曹操等人的批評,表達了對忠誠與權謀的深刻思考。詩中,「臥龍」諸葛亮與「紫髯客」孫權的聯合,象徵着忠誠與智慧的結合,而「虎踞」之地則暗喻了穩固的政權。詩人通過對歷史的回顧,批判了那些利用權力進行欺詐的行爲,強調了真正的英雄應當具備的品質。結尾處的「酒盡欲下山,目極斜陽紅」則透露出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與哀愁,以及對歷史長河中英雄人物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