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朝歡
羽蓋霓旌滿空簇。暗合朝元真數目。逍遙自在樂真歡,何須一派喧絲竹。洞仙歌雅曲。佩環時響清韻玉。做奢華、瓊漿玉醴,不讓金盃綠。
宴罷高真重賜祿。從此靈明無蓋覆。回嗟塵世謾貪饕,皆將根本成波漉。不知昏性燭。蓋因那邊光景熟。怎超升、復投幽暗,剗地遭凌辱。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羽蓋霓旌:古代神話中神仙所乘的華麗車蓋和旗幟。
- 暗合朝元:指與道教中的朝元節(道教重要節日,紀念道教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相合。
- 喧絲竹:指喧鬧的音樂。
- 洞仙歌:道教中神仙所唱的歌曲。
- 佩環:掛在腰間的玉環,行走時發出聲響。
- 瓊漿玉醴:指美酒。
- 金盃綠:指用金盃盛裝的綠色美酒。
- 高真:指道教中的高級神仙。
- 靈明無蓋覆:指靈魂清明,無所遮蔽。
- 貪饕:貪婪。
- 波漉:波動的樣子,這裏指生命的脆弱和不穩定。
- 昏性燭:指昏暗的靈魂之光。
- 光景熟:指對塵世的光景熟悉。
- 超升:指靈魂的提升。
- 剗地:突然地。
- 凌辱:侮辱。
翻譯
華麗的羽蓋和霓虹般的旗幟在空中密集排列,彷彿與道教的朝元節相契合。在這裏,我享受着逍遙自在的快樂,不需要任何喧鬧的音樂。洞仙的歌曲優雅動聽,佩環隨着行走發出清脆的玉聲。我享受着奢華的生活,瓊漿玉醴的美酒,不亞於金盃中的綠色美酒。
宴會結束後,高級神仙賜予我更多的福祿。從此,我的靈魂變得清明無遮,回頭感嘆塵世中人們的貪婪,他們的生命如同波動的泡沫,根本無法穩定。他們的靈魂之光昏暗,因爲他們對塵世的光景太過熟悉。他們如何能夠超脫,再次投入黑暗,突然遭受侮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道教仙境中的宴會場景,通過對羽蓋霓旌、洞仙歌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仙境的奢華與超凡脫俗。詩中對比了仙境的逍遙與塵世的貪婪,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仙境清淨的嚮往。通過對「靈明無蓋覆」與「昏性燭」的對比,強調了靈魂的清明與昏暗,以及超脫塵世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道教追求清淨、超脫塵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