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得代後還家舟中作

冷淡生涯夢亦安,回頭苜蓿愧朝盤。 飛鴻印雪空留跡,病鶴辭籠更整翰。 野色熹微三徑近,秋風浩蕩五湖寬。 還思雁蕩經行處,贏得題詩滿世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苜蓿(mù xu):一種植物,古時常用來比喻簡樸的生活。
  • 飛鴻印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
  • 病鶴辭籠:比喻解脫束縛,恢復自由。
  • 熹微(xī wēi):微弱的光亮。
  • 三徑:指歸隱後所住的田園。
  • 五湖:泛指江湖,比喻廣闊的天地。
  • 雁蕩:山名,位於浙江省,這裏指詩人的故鄉。

翻譯

我平淡的生活連夢境都感到安寧,回首簡樸的生活讓我感到慚愧,面對豐盛的早餐。 往事如飛鴻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跡,我像病鶴一樣辭別了束縛,重新整理自己的羽毛。 野外的光線微弱,回家的路已經很近,秋風浩蕩,讓我感受到五湖的寬廣。 我還思念着經過雁蕩山的時光,那裏的美景讓我留下了許多詩篇,傳遍了世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官場退休後的生活感受和心境變化。詩中,「苜蓿」和「朝盤」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過去奢華生活的反思。通過「飛鴻印雪」和「病鶴辭籠」的比喻,詩人形象地表達了對過去痕跡的留戀和對自由的渴望。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故鄉的思念,以及他在自然中找到的心靈慰藉和創作靈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自由的嚮往。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別號六峯,遂昌人。其父竹坡,當宋季以能詩稱。仲明遭亂轉徙,宋亡二十年,始歸故鄉。嘗掌教於永嘉,秩滿至京,謝病歸。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續稿》。自題其卷首雲:「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遊湖海,作詩凡千餘首。丙子,家燬於寇,遺編散落,無一存者。僅憶《秋日寄僧》一聯曰:『白蘋影蘸無痕水,黃菊香催未了詩。』先業無傳,雅道幾廢,不肖孤之罪也。」觀此,則仲明詩學,有自來矣。 ► 2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