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帥初信州教授

· 方回
伏羲之後幾萬年,堯舜八聖孟一賢。 誰學其學傳其傳,□明間氣生戴先。 上庠文聲撐青天,高揭蘭闈十名前。 □□隻字宮商宣,豈但場屋著祖鞭。 早合玉堂照金蓮,□□□衣常退然。 擢第三十二載間,昔日朱顏今蒼顏。 踰冠□□□□班,垂迫耳順猶在閒。 一任金陵絳帳還,近始再調□□山。 得非世道多間關,乍可不仕避險艱。 四男二女膝□環,束脩餬口萊衣斑。 我宿冒忝博士官,稠衆中□□□□。 □□直上秋天寒,得公老筆不厭看。 雄文兩魁□□□,□□柄國韜禍端。 老夫尋遭霜簡彈,白首相逢徒□□。 □□□給甕齏酸,人生出處如此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伏羲 (Fú Xī):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被認爲是八卦的創造者。
  • 堯舜 (Yáo Shùn):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兩位賢明君主。
  • 八聖:指堯舜時期的八位賢臣。
  • :指孟子,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 間氣:指天地間的靈氣。
  • 上庠 (Shàng Xiáng):古代的學校。
  • 蘭闈 (Lán Wéi):指科舉考試的場所。
  • 宮商:古代音樂中的五音之一,此處指文章的音韻。
  • 場屋:指科舉考試的考場。
  • 祖鞭:祖先的鞭策,比喻祖先的教誨或期望。
  • 玉堂:指朝廷中的高級官職。
  • 金蓮:指皇帝賜予的官職。
  • 踰冠 (Yú Guān):超過二十歲。
  • 束脩 (Shù Xiū):指教師的薪水。
  • 餬口:維持生計。
  • 萊衣 (Lái Yī):指簡樸的衣服。
  • 稠衆:衆多的人羣。
  • 霜簡:指嚴厲的彈劾。
  • 甕齏 (Wèng Jī):指簡陋的食物。

翻譯

伏羲之後已經過了幾萬年,堯舜時代的八位賢臣和孟子這樣的賢人。誰能繼承他們的學問並傳承下去,天地間的靈氣似乎特別鍾愛戴先。他在上庠的文名撐起了青天,在蘭闈考試中名列前十。他的文章字字珠璣,音韻和諧,不僅在考場上有祖輩的鞭策。他本應早早地穿上玉堂的官服,接受皇帝的金蓮賜予,但他常常退讓。三十多年過去了,昔日的朱顏已變成蒼老的面容。他超過二十歲就開始在朝中任職,快到六十歲還在閒職。他曾一度離開金陵的講壇,最近纔再次被調到□□山。這難道不是因爲世道多艱險,他寧願不做官來避免風險。他有四男二女圍繞在膝下,靠微薄的薪水維持生計,穿着簡樸的衣服。我在衆多人中冒昧地擔任博士官,直上秋天的寒空,得到他的老筆文章,百看不厭。他的雄文兩次獲得魁首,□□柄國卻隱藏着禍端。我老來遭到嚴厲的彈劾,白髮相逢只是徒勞。□□□給的簡陋食物,人生出處的選擇如此艱難。

賞析

這首詩是方回爲送別戴帥初而作,表達了對戴帥初學問和人品的讚賞,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和政治環境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戴帥初的學術成就和官場經歷的描述,展現了他的才華和清高,以及在動盪時局中的無奈和堅守。方回通過對比歷史上的賢人與當下的現實,抒發了對世道艱難和個人命運無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方回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關懷。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