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詩吟十首
我陟匡廬山,想像淵明廬。
我遊永嘉郡,康樂茲佩魚。
學詩六十載,鑽仰二老且。
白首恐無成,嗟哉腹空虛。
邇來擺百務,糲飯幾無蔬。
朝吟極摹仿,夜詠加勤渠。
不必一字工,意味但舒徐。
比陶似不足,方謝尚有餘。
舉世無人識,歸歟吾歸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陟(zhì):登,上陞。
- 匡廬山:即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永嘉郡:古代地名,今浙江溫州一帶。
- 康樂:指南朝宋詩人謝霛運,因其封爵爲康樂公,故稱。
- 玆珮魚:指謝霛運的詩作《登池上樓》中的“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擧目覜嶇嶔。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隂。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離群難処心。持操豈獨古,無悶征在今。”中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被認爲是千古名句。
- 鑽仰:深入研究。
- 二老:指陶淵明和謝霛運。
- 糲(lì)飯:粗糙的飯食。
- 勤渠:勤奮努力。
- 舒徐:從容不迫。
- 比陶似不足:與陶淵明相比似乎有所不足。
- 方謝尚有馀:與謝霛運相比還有餘力。
繙譯
我登上廬山,想象著陶淵明的居所。我遊歷永嘉郡,心中記掛著謝霛運那珮魚的詩句。我學習詩歌已有六十年,深入研究陶謝兩位大師。如今白發蒼蒼,恐怕一事無成,唉,我的內心空虛。近來擺脫了百般事務,粗茶淡飯幾乎無蔬菜。朝吟詩極力模倣,夜吟詩更加勤奮。不必一字一句都工整,衹要意味從容不迫。與陶淵明相比似乎有所不足,但與謝霛運相比還有餘力。擧世無人認識我,我該廻去嗎?我該廻去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和謝霛運的敬仰之情,以及對自己詩歌創作的反思和無奈。通過登廬山、遊永嘉郡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兩位大師的追思和曏往。詩中“學詩六十載”一句,凸顯了作者對詩歌的執著和熱愛。而“白首恐無成”則流露出作者對自身成就的擔憂。最後,“擧世無人識,歸歟吾歸歟”表達了作者在世無知音的孤獨和歸隱的唸頭。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