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 賦箏

· 王惲
故家張樂娛寶,樂中無似秦箏大。華筵聽處,一揮銀甲,笙竽幽籟。四座雄聲,滿空秋雨,來從天外。甚翛然思變,白翎清調,驚飛下,金蓮塞。 長憶桓伊手語,撫哀弦、醉歌悲慨。使君元有,不凡風調,平生豪邁。綠酒毹堂,爲予翻作,八鸞□海。道更張正賴,新聲陶寫,繼中書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種古代的彈撥樂器,類似於現代的古箏。
  • 華筵:盛大的宴會。
  • 銀甲:指彈箏時戴在手指上的銀製假指甲,用以保護手指和增加音色。
  • 笙竽:古代的兩種管樂器。
  • 幽籟:幽深而美妙的聲音。
  • 翛然:形容迅速、突然的樣子。
  • 白翎:指箭,因箭尾常裝飾有白色羽毛。
  • 金蓮塞:地名,指金蓮花盛開的地方,此處可能指邊塞之地。
  • 桓伊:東晉時期的音樂家,擅長彈箏。
  • 哀弦:指彈奏出的悲傷音樂。
  • 悲慨:悲傷感慨。
  • 使君:對地方長官的尊稱。
  • 風調:風度與才情。
  • 豪邁:氣度大,不拘小節。
  • 綠酒:美酒。
  • 毳堂:毳,音cuì,指細毛,毳堂可能指裝飾華麗的廳堂。
  • 八鸞:指天子的車駕,因車駕有八匹馬,每匹馬頭上裝飾有鸞鈴。
  • 陶寫:陶冶性情,抒發情感。
  • 中書拜:中書,古代官職,拜,指授予官職。

翻譯

在古老的家族中,音樂是用來娛樂尊貴之人的,其中沒有比秦箏更大的樂器了。在盛大的宴會上聆聽時,演奏者一揮動銀製的假指甲,笙竽的聲音便幽深而美妙。四座都響起了雄壯的聲音,滿空的秋雨,彷彿來自天外。突然間,思緒變得迅速而變化,清脆的箭聲,驚飛了金蓮花盛開的地方。

我長久地回憶起桓伊的手法,他撫弄着悲傷的弦,醉中歌唱着悲慨。使君原本就有着不凡的風度和才情,平生豪邁。在裝飾華麗的廳堂中,爲了我,他翻奏出了天子車駕般的音樂。正是依賴這種新的聲音,陶冶性情,抒發情感,繼而被授予中書之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場盛大的音樂宴會,通過秦箏的演奏,展現了音樂的深遠影響和藝術家的非凡才情。詩中「華筵聽處,一揮銀甲,笙竽幽籟」等句,生動地再現了音樂會的盛況和音樂的美妙。同時,通過對桓伊的回憶,表達了對過去音樂家的敬仰和對音樂藝術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