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 王惲
春流兩岸桃花,驚濤極目吞天去。孤舟纜解,棹歌聲沸,漁舠掀舞。雲影西來,片帆吹飽,滿空風雨。悵淋漓元氣,江南圖畫,煙霏盡,汀洲樹。 天地此身逆旅,笑歸來、滿衣塵土。功名無子,就中多少,艱危辛苦。北去南來,風波依舊,行人爭渡。聽滄浪一曲,漁人歌罷,對夕陽暮。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驚濤(jīng tāo):洶涌澎湃的波浪。
  • 極目(jí mù):盡眼力之所及。
  • 棹歌(zhào gē):船歌,船伕划船時唱的歌。
  • 漁舠(yú dāo):漁船。
  • 淋漓(lín lí):形容充盛、酣暢。
  • 元氣(yuán qì):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 逆旅(nì lǚ):客舍,旅館。
  • 滄浪(cāng láng):古水名,這裏指漁歌。

翻譯

春天的河流兩岸桃花盛開,洶涌的波濤盡收眼底,彷彿要吞噬天空。孤獨的船隻解開了纜繩,船歌沸騰,漁船在波浪中翻舞。雲影從西邊飄來,一片帆船被風吹得鼓鼓的,滿天風雨。感慨這充盈的元氣,江南的美景如畫,煙霧散盡,汀洲上的樹木清晰可見。

天地間,我這身軀不過是旅途中的過客,笑談歸來時,滿身塵土。功名未成,其中蘊含了多少艱難和辛勞。北去南來,風波依舊,行人爭相渡河。聽一曲滄浪漁歌,漁人唱罷,對着夕陽暮色。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自然景象爲背景,描繪了行旅中的孤獨與感慨。詩中「驚濤極目吞天去」等句展現了壯闊的江景,而「天地此身逆旅」則表達了人生如寄的哲理。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和對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迴歸自然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王惲的高超藝術成就。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