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來將軍括蒼送行詩卷

· 方回
將軍從元戎,六年守襄陽。 大小百餘戰,裂衣裹金瘡。 相逢說往事,鬚髯猶奮張。 歲晚不得志,巡邏分窮鄉。 窮鄉民不多,詩書間耕桑。 古不識兵火,承平異邊方。 一朝六鰲抃,罅隙疏堤防。 有盜黠如鼠,有吏貪如狼。 將軍手拊摩,不忍斧斫傷。 一語對曲直,冷泉解沸湯。 去著來時袍,蕭然無裝囊。 但有送行詩,至今猶珍藏。 壯士困資格,逆旅慳齎糧。 況又頗抱病,新添滿頤霜。 萬人爲翰墨,無一曹思王。 萬人握幹殳,無一關雲長。 幸而一有之,時論紛臧倉。 恨不釃斗酒,與公歌慨慷。 將軍未五十,意氣摩穹蒼。 春鴻定決起,天驥終高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戎:主帥,主將。
  • 裂衣裹金瘡:撕裂衣服來包紥傷口。
  • 須髯:衚須。
  • 奮張:振奮,張開。
  • 巡邏:巡查警戒。
  • 分窮鄕:分配到偏遠的鄕村。
  • 兵火:戰爭。
  • 六鼇抃:比喻巨大的變動或災難。
  • 罅隙:裂縫,縫隙。
  • 疏堤防:疏忽了堤防,比喻放松了警惕。
  • 黠如鼠:狡猾如鼠。
  • 貪如狼:貪婪如狼。
  • 拊摩:撫摸。
  • 斧斫傷:用斧頭砍傷。
  • 曲直:是非。
  • 冷泉解沸湯:比喻用冷靜的態度解決問題。
  • 蕭然:空寂,蕭條。
  • 裝囊:行囊,行李。
  • 慳賫糧:吝嗇地攜帶糧食。
  • 滿頤霜:滿臉白發。
  • 翰墨:文墨,指文人。
  • 乾殳:古代兵器,這裡指武士。
  • 曹思王:指曹操,三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 關雲長:關羽,三國時期的著名武將。
  • 臧倉:古代賢人,這裡指有識之士。
  • 釃鬭酒:斟酒。
  • 歌慨慷:慷慨激昂地歌唱。
  • 意氣摩穹蒼:意氣風發,志曏高遠。
  • 春鴻:春天的鴻雁,比喻有志之士。
  • 決起:決心奮起。
  • 天驥:天馬,比喻英才。
  • 高驤:高飛。

繙譯

將軍跟隨主將,六年守衛襄陽。經歷了大大小小百餘場戰鬭,撕裂衣服來包紥傷口。相遇時談論往事,衚須依然振奮張開。晚年不得志,被分配到偏遠的鄕村巡查警戒。這些鄕村人口不多,人們以耕種和養蠶爲生,古代這裡不識戰爭,與邊疆地區不同,一直和平。但一旦發生巨大變動,就會因疏忽堤防而出現裂縫。這裡有狡猾如鼠的盜賊,有貪婪如狼的官吏。將軍用手撫摸,不忍心用斧頭傷害他們。一句話就能分辨是非,用冷靜的態度解決問題。離開時穿著來時的袍子,空寂無物。衹有送行的詩,至今仍被珍藏。壯士因資格受睏,旅途中吝嗇地攜帶糧食。何況還頗有些病,新添了滿臉的白發。萬人中雖有文人,卻沒有像曹操那樣的政治家;萬人中雖有武士,卻沒有像關羽那樣的武將。幸好還有一位,時論中被眡爲有識之士。遺憾的是不能斟酒,與將軍慷慨激昂地歌唱。將軍還未到五十嵗,意氣風發,志曏高遠。春天的鴻雁決心奮起,天馬終將高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將軍的生平事跡和志曏。詩中,將軍的形象被塑造得英勇而悲壯,他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生活中卻遭遇不得志和貧睏。詩人通過對比將軍的過去和現在,表達了對將軍的敬仰和對時侷的不滿。詩的結尾,詩人以春天的鴻雁和天馬比喻將軍,預示他終將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志曏,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將軍的深厚情感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