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惠律大師

秋是憶山日,禪窗露灑餘。 幾懸華頂夢,應寄沃洲書。 風月資吟筆,杉篁籠靜居。 滿城誰不重,見著紫衣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禪窗:指僧人的居室窗戶。
  • 華頂:指華山山頂,這裏比喻高遠的境界。
  • 沃洲書:指寄往沃洲的信件,沃洲可能指某個地方或隱喻爲遙遠的地方。
  • 風月:指自然風景和月色,常用來形容詩情畫意。
  • 吟筆:指寫詩的筆,這裏指詩人的創作。
  • 杉篁:杉樹和竹子,常用來形容幽靜的環境。
  • 紫衣:指僧人的袈裟,這裏指惠律大師。

翻譯

秋天是回憶山川的日子,禪室的窗戶上還留有露水的痕跡。 幾次夢見自己登上華山的頂峯,應該給沃洲寄去了書信。 風景和月色滋養了我的詩筆,杉樹和竹子環繞着幽靜的居所。 滿城之中,誰不看重這位大師,初次見到穿着紫衣的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裏對山川的懷念以及對禪師惠律的敬仰。詩中「秋是憶山日」直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情回憶,而「禪窗露灑餘」則巧妙地以禪室的靜謐氛圍來映襯內心的寧靜與深遠。後句通過「華頂夢」和「沃洲書」展現了詩人對高遠境界的嚮往和對遠方友人的思念。詩的結尾,以「紫衣」象徵惠律大師,表達了對其的尊重和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劉昭禹

五代時婺州人,字休明。少師林寬爲詩,刻苦不憚風雨。仕楚馬殷父子,起家湖南縣令,歷容管節度推官。馬希範時,與李宏皋等同爲天策府學士。官終嚴州刺史。善詩,而好折節下賢。有集。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