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宿鄧逸人居

偶與山僧宿,吟詩坐到明。 夜涼耽月色,秋渴漱泉聲。 澗木如竿聳,窗雲作片生。 白衣閒自貴,不揖漢公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ān):沉溺,喜愛而沉浸其中。
  • (shù):含水蕩洗口腔。
  • 澗木:山澗旁的樹木。
  • 竿聳:像竿子一樣直立。
  • 窗雲:窗外的雲。
  • 白衣:指平民或隱士。
  • (yī):古代的拱手禮。
  • 漢公卿:指漢朝的高官顯貴。

繙譯

偶然與山中的僧人一同過夜,吟詠詩歌直到天明。 夜晚涼爽,我沉醉於月光之中,鞦天的乾燥讓我渴望用泉水漱口。 山澗旁的樹木筆直聳立,窗外的雲朵像片片飄浮。 我這身白衣,自在而高貴,不曏漢朝的公卿們行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山僧共度中鞦之夜的甯靜與超脫。詩中,“夜涼耽月色,鞦渴漱泉聲”巧妙地將自然景色的美感與詩人的內心感受結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淡漠。最後兩句“白衣閑自貴,不揖漢公卿”更是彰顯了詩人超然物外、不隨流俗的高潔品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操和超脫的人生觀。

劉得仁

唐人。名或作德仁。穆宗長慶間以詩名。自文宗開成至宣宗大中三朝,昆弟皆擢顯仕,而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卒無成。有詩集。 ► 1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