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敬晊助教二首

街西靜觀求居處,不到權門到寺頻。 禁掖人知連狀薦,國庠官滿一家貧。 清儀稱是蓬瀛客,直氣堪爲諫諍臣。 自顧無成年漸長,報恩惟願殺微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敬晊(jìng zhì):人名,助教的姓名。
  • 街西:街道的西邊。
  • 權門:有權勢的家族或人家。
  • 禁掖:皇宮中的旁舍,泛指宮廷。
  • 國庠:國家的學校,指國子監。
  • 清儀:清高的儀態。
  • 蓬瀛:神話中的仙山蓬萊和瀛洲,比喻高潔的地方。
  • 諫諍臣:直言進諫的臣子。
  • 微身:謙辭,指自己微不足道的身體。

翻譯

在街西靜觀尋找居住之地,不常去權貴之家,卻頻繁訪問寺廟。 宮中的人知道我接連上書推薦,國家的學校裏,官職滿後,家中依然貧困。 我的清高儀態像是蓬萊瀛洲的仙客,正直之氣足以成爲直言進諫的臣子。 自視未能成大器,隨着年歲漸長,我願以微不足道的身體報答恩情。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劉得仁對敬晊助教的讚賞與自勉之情。詩中,劉得仁描述了自己雖不常涉足權貴之門,卻頻繁訪問寺廟,顯示出其清高不羣的性格。他提到自己在宮中有人知曉,國家的學校裏官職滿後家中依舊貧困,反映出其廉潔自律的品格。詩的後半部分,劉得仁自謙未能成就大業,但願以微薄之力報答恩情,展現了他忠誠報國的決心和謙遜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對國家的忠誠。

劉得仁

唐人。名或作德仁。穆宗長慶間以詩名。自文宗開成至宣宗大中三朝,昆弟皆擢顯仕,而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卒無成。有詩集。 ► 1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