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儒大德歸柏梯寺

· 薛能
柏梯還擬謝微官,遙擬千峯送法蘭。 行徑未曾青石斷,拂牀終有白雲殘。 京塵濯後三衣潔,山舍禪初萬象安。 薇蕨縱多師莫踏,我心猶欲盡圖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柏梯:指柏梯寺,詩中提到的地點。
  • 謝微官:辭去微不足道的官職。
  • 遙擬:遠遠地設想。
  • 千峯:形容山峯衆多。
  • 法蘭:此處可能指佛教中的法門或修行之道。
  • 行徑:行走的小路。
  • 青石斷:青石鋪成的小路中斷。
  • 拂牀:整理牀鋪。
  • 白雲殘:殘留的白雲,比喻高潔。
  • 京塵濯後:洗淨京城的塵埃。
  • 三衣:佛教僧侶的三種袈裟,代表清淨。
  • 山舍禪初:在山中的住所開始禪修。
  • 萬象安:萬物都顯得寧靜和諧。
  • 薇蕨:一種植物,這裏指山中的野菜。
  • 師莫踏:師父不要踩踏。
  • 盡圖看:盡情地觀看。

翻譯

我打算辭去微不足道的官職,遠望羣山送別修行之道。 行走的小路未曾因青石中斷,整理牀鋪仍有白雲殘留。 洗淨京城的塵埃後,僧衣更加潔淨,山中的住所開始禪修,萬物都顯得寧靜和諧。 儘管山中的野菜很多,但師父不要踩踏,我的心願是盡情地觀看這一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薛能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柏梯還擬謝微官」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渴望。通過「遙擬千峯送法蘭」、「行徑未曾青石斷」等句,詩人展現了對自然美景的深情和對修行生活的嚮往。最後兩句「薇蕨縱多師莫踏,我心猶欲盡圖看」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珍視和保護,以及對隱居生活的無限憧憬。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會昌六年進士第。宣宗大中末書判中選,補盩厔尉。懿宗鹹通中攝嘉州刺史,歷工部尚書、節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廣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稱留後,因屠其家。癖於詩,日賦一章,有《江山集》、《許昌集》。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