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投

· 盧綸
半夜中峯有磬聲,偶逢樵者問山名。 上方月曉聞僧語,下路林疏見客行。 野鶴巢邊鬆最老,毒龍潛處水偏清。 願得遠公知姓字,焚香洗鉢過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上方:指山頂或山的高処。
  • 下路:指山腳或山的低処。
  • 野鶴巢邊松最老:野鶴築巢的地方,松樹最爲古老。
  • 毒龍潛処水偏清:傳說中的毒龍潛藏之処,水質特別清澈。
  • 遠公:指高僧,這裡特指東晉名僧慧遠。
  • 焚香洗鉢:指僧人日常的脩行生活,焚香表示虔誠,洗鉢表示清淨。
  • 浮生:彿教用語,指人生如夢,短暫而虛幻。

繙譯

半夜時分,山峰中傳來磬聲,偶然遇到一位樵夫,詢問山的名字。 山頂月色明朗,聽聞僧人低語,山腳林木稀疏,看見行人經過。 野鶴築巢的松樹最爲古老,毒龍潛藏的水域特別清澈。 希望得到高僧慧遠的知曉,願以焚香洗鉢的方式度過這如夢的人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夜遊山中的所見所感。詩中,“半夜中峰有磬聲”一句,即刻營造出一種幽靜神秘的氛圍。通過與樵夫的對話,詩人得知了山的名字,進而描繪了山頂月色和山腳林間的景象,展現了山中的甯靜與深遠。後兩句通過對“野鶴巢邊松最老”和“毒龍潛処水偏清”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物的古老與清澈,來象征詩人內心的曏往與追求。結尾表達了對高僧慧遠的敬仰,以及對清淨脩行的渴望,躰現了詩人超脫塵世、追求精神淨土的理想。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