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佩:古代官員佩戴的玉飾,行走時發出聲響。
- 鵷鷺:古代傳說中的鳥,比喻官員行列整齊有序。
- 冕旒:皇帝的冠冕,代指皇帝。
- 裨:輔助,增益。
- 聖代:指當代,特指皇帝在位的時期。
- 滄洲:指隱居之地,遠離朝廷的地方。
- 浮名:虛名,指官場上的名聲。
- 鳳城:指京城。
- 郎吏:古代官職名,指低級官員。
翻譯
隨着鳴佩聲,我跟隨官員們整齊地登上朝堂,見到了皇帝的冠冕。 我自知無能輔助這個聖明的時代,又何必非要離開朝廷去隱居呢? 在閒暇的夜晚,我常常獨自飲酒至醉,對於官場上的虛名,我漸漸感到羞愧。 京城的春天即將結束,我不禁想起那些一同遊玩的低級官員朋友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元日朝回後的深夜,獨自思考自己的處境和心境。詩中,「鳴佩隨鵷鷺,登階見冕旒」展現了朝堂的莊嚴與自己的渺小,「無能裨聖代,何事別滄洲」則表達了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後兩句「閒夜貧還醉,浮名老漸羞」揭示了詩人對官場虛名的厭倦和對清靜生活的渴望。最後,「鳳城春欲晚,郎吏憶同遊」則流露出對過去同僚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複雜感受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
盧綸的其他作品
- 《 舟中寒食 》 —— [ 唐 ] 盧綸
- 《 過司空曙村居 》 —— [ 唐 ] 盧綸
- 《 顏侍御廳叢篁詠送薛存誠 》 —— [ 唐 ] 盧綸
- 《 中書舍人李座上送潁陽徐少府 》 —— [ 唐 ] 盧綸
- 《 倫開府席上賦得詠美人名解愁 》 —— [ 唐 ] 盧綸
- 《 詶苗員外仲夏歸郊居遇雨見寄 》 —— [ 唐 ] 盧綸
- 《 送陝府王司法 》 —— [ 唐 ] 盧綸
- 《 詶包佶郎中覽拙卷後見寄 》 —— [ 唐 ] 盧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