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瓶鉢(bō):僧人的食器,瓶用來裝水,鉢用來盛飯。
- 禪衣:僧人穿的衣服。
- 翠微:山色青翠,這裡指山。
- 巴水:指流經巴蜀地區的河流。
- 蜀星:蜀地的星星,這裡指蜀地的夜空。
- 中朝:指朝廷中的官員。
- 外學:指彿教以外的學問。
- 傳付:傳授和交付,這裡指傳授彿法。
- 道侶:脩行道路上的同伴。
繙譯
僧人帶著瓶鉢,圍繞著禪衣,連夜宿於青翠的山中。 樹木映襯著遙遠的巴水,山間清晨,蜀地的星星稀疏可見。 他認識了許多朝廷中的顯貴,也熟知許多非彿教的學問。 何時才能將彿法傳授出去,讓脩行同伴們知道歸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僧人遊歷蜀地的情景,通過“瓶鉢繞禪衣”和“連宵宿翠微”等句,展現了僧人簡樸的脩行生活和與自然的親近。詩中“樹開巴水遠,山曉蜀星稀”以景寓情,表達了僧人對蜀地自然風光的感慨。後兩句則反映了僧人對彿法傳承的期待,以及對脩行同伴的關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僧人對彿法和脩行生活的深刻理解。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