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青龍寺尋僧二首

· 薛能
帝裏欲何待,人間無闕遺。 不能安舊隱,都屬擾明時。 違理須齊辱,雄圖豈藉知。 縱橫悉已誤,斯語是吾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帝裡:指京城。
  • 闕遺:缺失,不足。
  • 舊隱:舊時的隱居之地。
  • 明時:指政治清明之時。
  • 違理:違背道理。
  • 齊辱:同受辱。
  • 雄圖:宏偉的計劃或抱負。
  • 藉知:依賴智慧。
  • 縱橫:指策略或計謀。

繙譯

在京城我還有什麽期待呢,人間已經沒有什麽缺失了。 不能安心廻到舊時的隱居之地,全都因爲擾亂了這清明的時代。 違背道理就必須共同承受屈辱,宏偉的計劃又怎能僅僅依賴智慧。 所有的策略和計謀都已經失誤,這句話正是我的老師。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帝裡欲何待”一句,透露出詩人對京城生活的厭倦,而“人間無闕遺”則反映出詩人認爲世間已無他所需之物。後兩句“不能安舊隱,都屬擾明時”,詩人表達了自己因時侷動蕩而無法安心隱居的無奈。詩的最後兩句,詩人通過自我反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竝以此爲教訓,顯示了詩人深刻的自省和謙遜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會昌六年進士第。宣宗大中末書判中選,補盩厔尉。懿宗鹹通中攝嘉州刺史,歷工部尚書、節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廣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稱留後,因屠其家。癖於詩,日賦一章,有《江山集》、《許昌集》。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