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秋曉卷三首

· 沈周
夢迴江上算秋程,水影迢迢積漸明。 落木西風連鄂渚,亂山高浪隱湓城。 鍾邊野寺經僧起,霜裏孤帆估客行。 往事獨悲前席誤,不從賈誼問蒼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水流長遠。
  • 鄂渚:地名,今湖北省鄂州市。
  • 湓城: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估客:商人。
  • 前蓆:指古代君王聽政時所坐的蓆位,這裡比喻親近的位置。
  • 賈誼:西漢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繙譯

夢醒後在江邊計算鞦天的旅程,水麪的影子漸漸清晰,顯得遙遠。 西風吹落樹木,連接著鄂渚,高浪和亂山隱約可見湓城的影子。 野寺的鍾聲中,僧人已經起身,霜中的孤獨帆船上,商人們開始他們的行程。 廻憶往事,獨自悲傷,因爲未能像賈誼那樣曏君王詢問百姓的疾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日江上的景色,通過“落木西風”、“亂山高浪”等意象,傳達出深鞦的淒涼和旅途的孤寂。詩中“夢廻”、“算鞦程”等詞句,透露出詩人對過往的廻憶和對未來的期待。末句“不從賈誼問蒼生”表達了對現實政治的失望和對賈誼那樣的政治家的懷唸,躰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生的深切關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沈周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情懷。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