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顛毛:頭頂的頭髮。
- 野僧:指在山野中修行的僧人,這裏比喻自己。
- 世好:世俗的喜好。
- 晏眠:晚睡。
- 高著枕:高枕無憂,形容安逸無憂。
- 圖便:圖個方便,爲了方便。
-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
- 大抄書:大量抄寫書籍。
- 屋須:房屋應該。
- 茅須厚:茅草屋頂應該厚實。
- 窗要清虛:窗戶要清潔明亮。
- 竹要疏:竹子要稀疏,不密。
- 陶翁: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
- 相得:相投,相合。
- 時歌:時常吟詠。
- 吾亦愛吾廬:我也愛我的小屋。
翻譯
頭頂的頭髮已經脫落得像山野中的僧人,世俗的喜好都被我一懶除去。 爲了晚睡時能高枕無憂,我大量抄寫書籍以方便老眼。 房屋應該矮小而茅草屋頂厚實,窗戶要清潔明亮而竹子稀疏。 我的心情與陶淵明相投,時常吟詠,我也愛我的小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沈周閒居生活的理想狀態,通過對比世俗的喜好與自己的懶散,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屋須矮小茅須厚,窗要清虛竹要疏」一句,以具象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居住環境的精緻要求,體現了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追求。結尾處提及陶淵明,表明詩人內心的隱逸情懷,與陶淵明的詩意生活相契合,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熱愛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