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錢五首

· 沈周
匾匾團團銅作胎,能貧能富亦神哉。 有堪使鬼原非謬,無任呼兄亦不來。 總爾苞苴莫漫臭,終然撲滿要遭搥。 寒儒也辦生涯地,四壁春苔綠萬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匾匾團團:形容銅錢的形狀扁平而圓。
  • 銅作胎:指銅錢是用銅鑄造的。
  • 能貧能富:指錢能使人貧窮也能使人富有。
  • 神哉:神奇啊。
  • 有堪使鬼:有錢能使鬼推磨,形容錢的魔力。
  • 原非謬:原本不是錯誤的。
  • 無任呼兄:無論怎麼呼喚,錢也不會來。
  • 總爾苞苴:總是包裹着。
  • 莫漫臭:不要隨意散發臭味。
  • 終然撲滿:最終會裝滿。
  • 要遭搥:會遭到打擊。
  • 寒儒:貧窮的讀書人。
  • 四壁春苔:四面牆壁上長滿了青苔,形容貧窮。
  • 綠萬枚:形容青苔很多。

翻譯

扁扁圓圓的銅錢,用銅鑄成,既能使人貧窮也能使人富有,真是神奇。有錢確實能使鬼推磨,這並非謬論;但無論怎麼呼喚,錢也不會自己來。總是被包裹着,不要隨意散發臭味;最終會裝滿,但也會遭到打擊。貧窮的讀書人也有自己的生存之地,四面牆壁上長滿了青苔,綠油油的一片。

賞析

這首作品以銅錢爲主題,通過生動的描繪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錢的兩面性。一方面,錢能帶來財富和權力,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帶來貪婪和腐敗。詩中「有堪使鬼原非謬」一句,巧妙地運用了「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俗語,強調了錢的魔力。而「無任呼兄亦不來」則幽默地表達了錢的無情。最後,詩人以「寒儒」自喻,表達了自己雖然貧窮,但仍堅守清貧的志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蘊深遠,既揭示了社會的現實,又表達了詩人的理想和追求。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