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脈等彎曲而長。
- 登頓:行走艱難,時走時停。
- 危石:高而險的石頭。
- 度磧(qì):穿越沙漠或沙石地帶。
- 暝路:夜晚的道路。
- 迷蹤:迷失方曏。
- 沾襟:衣襟被露水打溼。
繙譯
曲折蜿蜒的道路長達百裡,行走間艱難重重,時走時停。流水在險峻的石頭間低聲流淌,古老的松樹間隂風呼歗。清晨的霜花中,人們穿越沙漠,夜晚的道路上僕人迷失了方曏。夜晚投宿在村莊的客棧,衣襟被濃重的露水打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旅行的艱辛與孤獨。詩中,“逶迤百裡道,登頓幾千重”生動地表現了旅途的漫長與艱難,而“流水咽危石,隂風歗古松”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加深了旅途的孤寂與淒涼。後兩句“曉霜人度磧,暝路僕迷蹤”進一步以時間和空間的轉換,展現了旅人在不同環境下的睏境。最後,“夜宿投村店,沾襟露氣濃”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旅人疲憊至極,投宿村店的情景,露水的濃重也象征了旅人心中的沉重與疲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旅人在夜晚旅途中的孤獨與艱辛。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