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繼好:繼續友好。
- 中司:古代官名,此處指湯中丞。
- 天心:天子的意志。
- 堯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澤。
- 漢威儀:漢朝的威嚴和禮儀。
- 隴上:指隴山一帶,今甘肅省東部。
- 河源:黃河的源頭,泛指邊遠地區。
- 載馳:繼續行進。
- 孤峯:孤立的山峯。
- 徒御:隨行的車馬。
- 空磧:空曠的沙漠。
- 旌麾:旗幟,指軍隊的指揮旗。
- 春草鄉愁:春天的草引發對家鄉的思念。
- 邊城:邊境的城市。
- 旅夢移:旅途中的夢境變化。
- 恩私:個人的恩惠。
翻譯
繼續保持友好關係,中司湯中丞出使外國,天子的意志被外國所知。已經傳達了皇帝的恩澤,更進一步說明了漢朝的威嚴和禮儀。在隴山一帶應該回首望望,黃河源頭繼續行進。在孤立的山峯上詢問隨行的車馬,在空曠的沙漠中見到軍隊的旗幟。春天的草引發了對家鄉的思念,邊境城市的旅途中夢境也在變化。不要感嘆行進的地方遙遠,這次出行是爲了報答個人的恩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湯中丞出使邊疆的情景,通過「堯雨露」和「漢威儀」展現了皇帝的恩澤和國家的威嚴。詩中「隴上應回首」和「河源覆載馳」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對家鄉的思念。最後,詩人鼓勵湯中丞不要畏懼遠行,因爲這是爲了報答恩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國家使命的忠誠和對個人情感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