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雪吟

· 孟郊
飢烏夜相啄,瘡聲互悲鳴。 冰腸一直刀,天殺無曲情。 大雪壓梧桐,折柴墮崢嶸。 安知鸞鳳巢,不與梟鳶傾。 下有幸災兒,拾遺多新爭。 但求彼失所,但誇此經營。 君子亦拾遺,拾遺非拾名。 將補鸞鳳巢,免與梟鳶並。 因爲飢雪吟,至曉竟不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飢烏:飢餓的烏鴉。
  • 瘡聲:受傷的叫聲。
  • 冰腸:比喻冷酷無情的心腸。
  • 天殺:天意註定要殺戮。
  • 曲情:曲折、變通的情況。
  • 梧桐:一種樹,常用來象徵高潔。
  • 墮崢嶸:墮落、失勢。
  • 鸞鳳巢:比喻高貴、美好的居所或地位。
  • 梟鳶:兇猛的鳥,比喻惡人。
  • 幸災兒:趁別人遭遇不幸而得利的人。
  • 拾遺:撿拾遺失的東西,這裏比喻糾正錯誤或彌補缺失。
  • 經營:此處指謀劃、策劃。

翻譯

飢餓的烏鴉在夜晚相互啄食,受傷的叫聲相互悲鳴。 冷酷無情的心腸如同直刀,天意註定要殺戮,沒有絲毫的變通。 大雪壓彎了梧桐樹,折斷的樹枝墮落,失勢。 怎知高貴的鸞鳳之巢,不會被兇猛的梟鳶所傾覆? 下面有趁別人遭遇不幸而得利的人,爭相撿拾遺失的東西。 他們只求對方失去,只誇耀自己的謀劃。 君子也會撿拾遺失的東西,但不是爲了名聲。 而是爲了修補鸞鳳之巢,避免與梟鳶並列。 因此我寫下這首關於飢餓雪夜的詩,直到天明,心中仍不平。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夜晚飢餓烏鴉的悲鳴和大雪壓彎梧桐的景象,隱喻了社會的殘酷和不公。詩中「飢烏」、「瘡聲」、「冰腸」等意象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感受。後文通過對比「鸞鳳巢」與「梟鳶」,以及「幸災兒」與「君子」的行爲,進一步批判了那些趁人之危、只圖私利的人,同時讚揚了君子拾遺補缺、不爲名利的品質。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表達了作者對社會正義的渴望和對不公現象的憤慨。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