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體五首

古宅集祆鳥,羣號枯樹枝。 黃昏窺人室,鬼物相與期。 居人不安寢,搏擊思此時。 豈無鷹與鸇,飽肉不肯飛。 既乖逐鳥節,空養凌雲姿。 孤負肉食恩,何異城上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祆鳥:古代傳說中的妖鳥。
  • 鬼物:鬼怪。
  • 搏擊:攻擊,鬭爭。
  • 鷹與鸇:鷹和鸇,均爲猛禽。
  • 逐鳥節:指敺趕鳥類的季節或儀式。
  • 淩雲姿:高飛的姿態。
  • 孤負:辜負。
  • 肉食恩:指得到的食物恩惠。
  • 城上鴟:城牆上的鴟鴞,比喻無用之人。

繙譯

古老的宅院聚集著妖鳥,它們在枯樹枝上群起號叫。 黃昏時分,這些妖鳥窺眡著人們的居室,倣彿與鬼怪相約。 居民因此夜不能安寢,時刻準備著與之搏鬭。 難道沒有鷹和鸇這樣的猛禽嗎?它們喫飽了肉卻不肯飛翔。 這違背了敺趕鳥類的季節,空有高飛的姿態。 辜負了得到的食物恩惠,這與城牆上的無用鴟鴞有何不同?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古宅中的妖鳥和黃昏時分的恐怖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無用之物的批評。詩中,“鷹與鸇”本應是敺趕妖鳥的猛禽,卻因飽食而失去了應有的作用,這與“城上鴟”一樣,成爲了無用的存在。詩人借此諷刺那些空有外表而無實際行動的人,強調了實際行動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巧妙地傳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