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銜泥

銜泥燕,聲嘍嘍。尾涎涎,秋去何所歸。春來複相見,豈不解決絕高飛碧雲裏。 何爲地上銜泥滓,銜泥雖賤意有營。杏樑朝日巢欲成,不見百鳥畏人林野宿。 翻遭網羅俎其肉,未若銜泥入華屋。燕銜泥,百鳥之智莫與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嘍嘍(lóu lóu):形容鳥鳴聲。
  • 涎涎(xián xián):形容尾巴的擺動。
  • 解決:這裡指飛得高遠。
  • :經營,這裡指築巢。
  • 杏梁:指華美的屋梁。
  • (zǔ):古代祭祀時盛肉的器具,這裡指被宰殺。
  • 華屋:華美的房屋。

繙譯

啣泥的燕子,鳴叫聲嘍嘍。尾巴擺動涎涎,鞦天離去何処歸?春天再來又相見,難道不是爲了高飛入碧雲之中嗎? 爲何要在地上啣泥,雖然啣泥看似卑微,但燕子卻有意築巢。在華美的杏梁上,朝日之下巢穴即將完成。 看不見其他鳥兒因畏懼人類而在林野中宿息。它們反而遭到網羅,被宰殺食肉。不如像燕子那樣,啣泥進入華美的屋內。 燕子啣泥,百鳥的智慧無法與之相比。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燕子與其他鳥類的行爲,贊美了燕子勤勞、智慧的特質。燕子雖然啣泥築巢看似卑微,但其行爲卻充滿了智慧和遠見,選擇在人類的居所附近築巢,既安全又舒適。而其他鳥類則因畏懼人類而選擇在林野中宿息,反而容易遭到捕殺。詩中“燕啣泥,百鳥之智莫與齊”一句,直接點明了燕子的智慧遠超其他鳥類,表達了詩人對燕子勤勞、智慧的贊美之情。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