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緒剡中

不見關山去,何時到郯中。 已聞成竹木,更道長兒童。 籬落雲常聚,村墟水自通。 朝朝憶玄度,非是對清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關山:古代指邊塞要地,這裡泛指旅途中的艱險路途。
  • 郯中:地名,今山東省郯城縣,這裡指王緒要去的地方。
  • 成竹木:指已經長大的竹子和樹木,比喻王緒已經成年。
  • 長兒童:指兒童已經長大,這裡比喻王緒已經成熟。
  • 籬落:籬笆,圍牆。
  • 村墟:村莊。
  • 玄度:指高深的道理或境界,這裡可能指王緒的學問或品格。

繙譯

看不到你離開關山的身影,何時才能到達郯中呢? 聽說你已經像成年的竹木一樣成熟,孩子們也都長大了。 籬笆邊的雲彩常常聚集,村莊的水流自然相通。 每天都在想唸你的高深境界,不是僅僅對著清風就能表達的。

賞析

這首詩是皇甫冉送別王緒前往郯中時所作。詩中通過“關山”、“郯中”等地理名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旅途的關心和期待。詩中“成竹木”、“長兒童”等比喻,形象地描繪了王緒的成長和變化。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王緒的深切思唸和對其學問或品格的贊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