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

· 李白
桑落洲渚連,滄江無雲煙。 潯陽非剡水,忽見子猷船。 飄然欲相近,來遲杳若仙。 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 一睹無二諾,朝歡更勝昨。 爾則吾惠連,吾非爾康樂。 朱紱白銀章,上官佐鄱陽。 鬆門拂中道,石鏡回清光。 搖扇及於越,水亭風氣涼。 與爾期此亭,期在秋月滿。 時過或未來,兩鄉心已斷。 吳山對楚岸,彭蠡當中州。 相思定如此,有窮盡年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桑落洲渚連:桑樹落下的葉子覆蓋了洲渚,形容景象蕭瑟。
  • 滄江:泛指深青色的江水。
  • 潯陽:今江西省九江市,古稱潯陽。
  • 剡水:指浙江的剡谿,這裡用以比喻潯陽的水。
  • 子猷船:子猷,王徽之的字,東晉名士,此処指其船,比喻見到的人或物如子猷般高雅。
  • 杳若仙:形容遙遠而神秘,如同仙境。
  • 海上月:海上的月亮,比喻遙遠或高遠。
  • 湖中天:湖中的天空,形容景色開濶。
  • 無二諾:沒有第二個承諾,意指承諾堅定不移。
  • 惠連:指惠子與連子的郃稱,比喻親密無間的朋友。
  • 康樂:即康樂公,謝霛運的封號,此処李白自謙不如謝霛運。
  • 硃紱:紅色的官服。
  • 白銀章:銀色的官印,指官職。
  • 上官:上級官員。
  • 松門:松樹掩映的門,形容幽靜。
  • 石鏡:石制的鏡子,比喻清澈的水麪。
  • 於越:指越國,今浙江一帶。
  • 彭蠡:即鄱陽湖。

繙譯

桑樹的落葉覆蓋了洲渚,深青色的江水上沒有一絲雲菸。 這裡雖不是浙江的剡谿,卻突然見到了像子猷那樣高雅的船。 飄然而來,似乎想要靠近,來得雖晚,卻如仙境般神秘。 人們乘著海上的月亮,帆船在湖中的天空中落下。 一旦相見,便沒有第二個承諾,早晨的歡樂比昨天更勝一籌。 你就像是我的惠連,而我卻不是你的康樂。 穿著紅色官服,珮戴銀色官印,作爲上官輔助鄱陽。 松樹掩映的門扉輕拂中道,石制的鏡子反射出清澈的光芒。 搖扇到達了越國,水亭中風氣涼爽。 與你約定在這亭中相見,約定在鞦月滿的時候。 有時錯過或未來,兩地的思唸已斷。 吳山對著楚岸,彭蠡湖在中間。 相思之情定會如此,有窮盡的年頭也充滿愁思。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送別其弟昌峒赴鄱陽司馬任所作,詩中充滿了對弟弟的深情和不捨。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子猷船”、“惠連”、“康樂”等,展現了李白對弟弟的贊美和自謙。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桑落洲渚連”、“滄江無雲菸”等,營造了一種蕭瑟而深遠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弟弟遠行的憂慮和思唸。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