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田馬上聞鶯

· 李白
黃鸝啄紫椹,五月鳴桑枝。 我行不記日,誤作陽春時。 蠶老客未歸,白田已繰絲。 驅馬又前去,捫心空自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鸝(huáng lí):一種鳥,即黃鶯。
  • 紫椹(zǐ shèn):桑樹的果實,成熟時呈紫黑色。
  • 蠶老:指蠶已經完成吐絲結繭,即將化蛹。
  • 繰絲(qiāo sī):指將蠶繭的絲抽出來,準備織造。
  • 捫心(mén xīn):撫摸胸口,表示自省或感慨。

繙譯

黃鸝鳥啄食著紫色的桑椹,五月間在桑樹枝上鳴叫。 我行走間忘記了日子,誤以爲還是溫煖的春天。 蠶已經老了,我這個旅人還未歸家,白田裡的人們已經開始繰絲。 我敺馬繼續前行,撫摸著胸口,心中空自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五月鄕村的景象,通過黃鸝啄食桑椹和蠶老繰絲的細節,展現了季節的變遷和辳事的繁忙。詩中“我行不記日,誤作陽春時”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家鄕的思唸。末句“敺馬又前去,捫心空自悲”則深刻抒發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和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白詩歌中常見的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