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張明府海亭

海亭秋日望,委曲見江山。 染翰聊題壁,傾壺一解顏。 歌逢彭澤令,歸賞故園間。 予亦將琴史,棲遲共取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染翰:指用筆蘸墨。
  • 解顏:開顏歡笑。
  • 彭澤令:指陶淵明,他曾任彭澤縣令,後辭官歸隱。
  • 琴史:指彈琴和閱讀歷史書籍。
  • 棲遲:停留,居住。

翻譯

秋天登上張明府的海亭,遠遠望去,曲折的江河山川盡收眼底。 用筆蘸墨,隨意在牆上題詩,倒酒一飲而盡,臉上露出笑容。 歌聲中彷彿遇到了彭澤令陶淵明,回到故園中欣賞美景。 我也將彈琴讀書,與你一同停留,共享這份閒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孟浩然秋日登高遠眺的情景,通過「委曲見江山」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色。詩中「染翰聊題壁,傾壺一解顏」表達了詩人隨性灑脫的生活態度。後兩句以陶淵明爲喻,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與友人共享閒適時光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孟浩然淡泊名利,嚮往自然的生活哲學。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