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別流人

以我越鄉客,逢君謫居者。 分飛黃鶴樓,流落蒼梧野。 驛使乘雲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從此分,還袂何時把。
拼音

所属合集

#黃鶴樓

注釋

流人:謂遠滴南荒者。 越鄉:離鄉。客:全唐詩校:“一作裏。” 落:全唐詩校:“一作宕。”蒼梧:唐梧州有蒼梧縣,屬嶺南道。在今廣西梧州市。 驛使:驛站傳遞文書者。乘雲:借黃鶴樓故事,言騷使傳書之速。《南齊書·州郡志》:“郢州,鎮夏口,舊要害也·一夏口城據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上也。” 溜:小水。 袂:衣袖。把:握,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越鄕客:指遠離家鄕的人。
  • 謫居者:被貶謫居住的人。
  • 分飛:分別飛離,指離別。
  • 黃鶴樓: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古代著名的樓閣。
  • 蒼梧野:指蒼梧之地,古代地名,今廣西一帶。
  • 驛使:古代傳遞公文或信件的使者。
  • 乘雲去:比喻驛使快速離去。
  • 征帆:遠行的船衹。
  • 沿霤下:順著水流下行。
  • 還袂:歸還衣袖,比喻再次相見。

繙譯

我這個遠離家鄕的旅人,遇到了你這位被貶謫的朋友。 我們在黃鶴樓分別,你漂泊到了遙遠的蒼梧之地。 驛站的使者如乘雲般迅速離去,遠行的帆船順著水流下行。 不知道我們從此分別後,何時才能再次相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孟浩然與被貶謫的朋友分別時的深情。詩中,“越鄕客”與“謫居者”相對,突出了兩人共同的漂泊命運。黃鶴樓與蒼梧野的對比,描繪了兩人分別後的遙遠距離。末句“不知從此分,還袂何時把”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未來重逢的深切期盼與不確定感,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