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興化寺
一入招提境,渾忘塵世蹤。
曇花飛撲馬,法雨灑降龍。
臺殿丹青古,林巒紫翠重。
香朝常供佛,齊午不鳴鐘。
梅蕊晴薰雪,葭灰暖逼冬。
追陪人雜遝,語笑氣從容。
鹿女銜花獻,山僧煮茗供。
靜中聞一鳥,幽處見雙鬆。
覽勝貪如畫,談玄悟彼宗。
題詩紀良會,紅日轉西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招提:指寺院。
- 曇花:佛教中指瞬間即逝的美好事物。
- 法雨:比喻佛法的普及和滋潤。
- 丹青:指繪畫,這裏形容建築色彩鮮明。
- 紫翠:指山林的青綠色。
- 香朝:指早晨的香火。
- 齊午:指正午時分。
- 梅蕊:梅花的花蕾。
- 葭灰:蘆葦灰,古代用來測定季節。
- 追陪:追隨陪伴。
- 雜遝:形容人多雜亂。
- 鹿女:佛教中的神女。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談玄:談論深奧的道理。
- 彼宗:指佛教的教義。
翻譯
一踏入寺院的境地,便完全忘記了塵世的紛擾。曇花在馬前飛舞,法雨滋潤着心田,彷彿能降服龍神。臺殿色彩斑斕,古樸典雅,林中山巒青翠欲滴。早晨香火繚繞,供奉着佛像,正午時分卻聽不到鐘聲。梅花的花蕾在晴朗的日子裏彷彿被雪薰染,蘆葦灰溫暖地預示着冬日的到來。人們追隨陪伴,言語笑語中流露出從容不迫的氣息。鹿女神女獻上鮮花,山中的僧人煮茶款待。靜謐中聽到一隻鳥兒的鳴叫,幽深處見到兩棵松樹。欣賞這美景如同觀賞畫卷,談論深奧的佛教教義,領悟其中的真諦。題詩記錄這美好的聚會,紅日漸漸沉入西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歷興化寺的所見所感,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寺院的寧靜與美麗,以及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詩中「曇花飛撲馬,法雨灑降龍」等句,巧妙地運用佛教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