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

· 張弼
去年曾讀寄來詩,今日相逢是舊知。 滄海盡能容濩落,華山何必問希夷。 長鬆強項霜凝野,翠竹搖頭月滿池。 休問當時王謝燕,滔滔流水自東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濩落:空曠而冷清的樣子。
  • 希夷:指道家追求的虛無縹緲的境界。
  • 強項:固執,不屈服。
  • 滔滔:形容水流連續不斷。

翻譯

去年我曾讀到你寄來的詩,今天再次相見,我們已是老朋友。 廣闊的滄海足以容納空曠冷清,華山的高遠又何必去探尋那虛無的道境。 堅強的松樹在霜雪中傲立,翠竹隨風搖曳,月光灑滿池塘。 不必再問當年王謝家的燕子,那滔滔的流水自然會向東流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事的超然態度。詩中通過「滄海」、「華山」等自然景象,展現了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超脫的心境。後兩句以松竹自喻,表達了詩人堅韌不拔、清高自守的品質。結尾以流水喻世事變遷,透露出詩人對過往的淡然和對未來的豁達。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