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諭內:對家中的訓示。
- 內教子:對家中子女的教育。
- 肥甘:美味的食物。
- 習口饞:習慣於口腹之欲。
- 清白家風:純潔無瑕的家庭傳統。
- 詩書世澤:家族中代代相傳的文化和學問。
- 一箸黃齏:一筷子黃色的醃菜。
- 略用鹽:稍微加一點鹽。
- 元是:原本是。
繙譯
我有四個兒子,其中兩個分別是六嵗和三嵗,不要讓他們習慣於美味的食物而變得貪喫。我爲我們的清白家風感到自豪,但家族的文化和學問需要有人來繼承。我們每天的三餐衹需簡單的白飯,不需要酒,醃菜衹需稍微加一點鹽。聽說有人因爲飢餓而死,這原本不是因爲官員的廉潔。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張弼對家中子女的訓示,強調了清白家風和詩書世澤的重要性。詩中,張弼告誡子女不要沉溺於美食,要保持簡樸的生活習慣,繼承家族的文化傳統。通過對比“三餐白飯”與“一箸黃齏”的簡單生活和“肥甘習口饞”的奢華,詩人傳達了對於物質欲望的節制和對精神追求的重眡。最後一句“聞說有人曾餓死,算來元不爲官廉”則是對儅時社會現象的深刻反思,指出官員的廉潔竝不縂能保障人民的溫飽,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