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維亨之沂州

· 張弼
琅琊臺下看新晴,聽得陽關第四聲。 千樹梅花滿地雪,也應難比使君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琅琊臺: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古代著名的高臺。
  • 陽關:古代西北邊關,這裏指《陽關三疊》,一種古曲,常用於送別場合。
  • 第四聲:指《陽關三疊》中的第四段,通常表達深切的離別之情。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翻譯

在琅琊臺下欣賞着新晴的美景,耳邊響起《陽關三疊》的第四聲。 眼前是千樹梅花如同滿地白雪,但這一切美景也難以比擬使君的清廉高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時的場景與情感。首句以琅琊臺下的新晴美景爲背景,營造出寧靜而明亮的氛圍。次句通過《陽關三疊》的第四聲,巧妙地引入了離別的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深切感受。後兩句則運用比喻,將千樹梅花比作滿地白雪,進而強調這些自然美景也無法比擬使君的清廉品質,讚美之情溢於言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