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竹石圖

· 劉崧
爲愛篔簹竹,蒼苔節節封。 低枝兼雨重,密葉與煙濃。 丹穴終棲鳳,滄溟未化龍。 幾時裁紫玉,吹上白雲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筼簹(yún dāng):生長在水邊的大竹子。
  • 丹穴:傳說中的山名,是鳳凰的棲息地。
  • 滄溟:大海。

繙譯

因爲喜愛筼簹竹,它的竹節上都封滿了蒼綠色的苔蘚。低垂的竹枝被雨水打得沉甸甸的,茂密的竹葉與菸霧一樣濃密。在那丹穴之山,終究會有鳳凰來棲息,可這茫茫大海中,竹子還未能化身爲龍。什麽時候才能將這竹子制成紫玉笛,吹奏的樂曲飄上那白雲環繞的山峰。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竹石展開,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竹子的形態和特點。首聯表達了詩人對筼簹竹的喜愛之情,苔蘚封滿竹節,增添了竹子的滄桑與古樸之感。頷聯通過描寫低枝受雨和密葉如菸的景象,進一步展現了竹子的繁茂與生機。頸聯則運用了神話傳說,以丹穴棲鳳暗示竹子的高貴,以滄溟未化龍表達竹子尚未達到最高境界,富有深意。尾聯則展開想象,希望將竹子制成紫玉笛,吹上白雲峰,躰現了詩人對竹子的美好期望和對高遠境界的追求。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竹子的形象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融郃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