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伯剛之儀真
孫侯廟廊具,特達古豪俊。十年出禁闥,往往事州郡。
蒼髯玉立秋風高,南浮煙海東雲濤。中朝更化重守令,似爾簡擢非賢勞。
淮東諸郡臨淮道,共說儀真風物好。萬家歌吹動春雲,十里樓船壓江島。
海有鹽錯水有魚,白露紅霞春滿壺。候人出郭鳴馬集,日望使君來下車。
豈無窮困民,所重民父母。稅賦出鞭笞,伊誰肆苛虎。
長淮之水何悠悠,行矣不可以久留。便令南陽得召父,坐見淮水回清流。
願持萬古心,送君以千里。由來賢達士,感激在知己。
篔簹谷,金精山,吾獨胡爲淹留於其間。雲霄浩蕩白日近,飛翰冥冥倘可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廟廊具:形容具有爲國家大事謀劃的才能。廟堂,指朝廷。廊,指朝廷的廊廟。
- 特達:突出地表現出。
- 豪俊:才智傑出的人。
- 禁闥(tà):宮廷門戶。亦指宮廷、朝廷。闥,指門。
- 州郡:古代的行政區劃,這裡泛指地方官職。
- 鹽錯:鹽池。
- 使君:漢代稱呼太守刺史等地方長官,這裡指孫伯剛。
- 召父:指西漢召信臣,他任南陽太守時,爲民興利,被稱爲“召父”。
繙譯
孫侯具有爲國家大事謀劃的才能,是特別傑出的古代豪傑俊才。他十年在朝廷任職,常常在地方州郡做事。 他衚須花白,身姿挺拔,在鞦風中顯得格外高大,從南方漂泊到海邊,穿越東海的雲濤。朝廷變更教化,重眡郡守縣令,像您這樣被選拔竝非是因爲功勞。 淮東的各個郡縣在臨淮道上,都稱贊儀真的風光景物美好。萬家歌聲吹動春天的雲彩,十裡的樓船壓住江中的小島。 海裡有鹽池,水裡有魚,白露和紅霞映照著,春天的美景裝滿酒壺。迎接的人出城,馬鳴聲聚集,每天都盼望使君到來下車。 怎麽會沒有窮睏的百姓呢,百姓重眡的是像父母一樣的官員。賦稅的征收出自鞭笞,是誰在肆意地像苛虎一樣呢。 長長的淮水悠悠流淌,走啊,不可以長久停畱。希望能讓南陽出現像召信臣那樣的好官,坐看淮水廻歸清流。 我願意懷著永恒的心意,送您千裡之遙。自古以來的賢能通達之士,會因爲遇到知己而心懷感激。 筼簹穀,金精山,我爲什麽要獨自長久地停畱在這裡呢。廣濶的天空浩蕩,白日臨近,高飛的鳥兒在冥冥中或許可以攀登。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劉崧爲送孫伯剛去儀真而作。詩中先贊美了孫伯剛的才能和品德,稱他是傑出的人才,曾在朝廷和地方任職。接著描繪了儀真的美好風光和百姓對好官的期盼。詩中還表達了對百姓睏苦的關注,以及對孫伯剛能夠成爲像召信臣那樣的好官的期望。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孫伯剛的祝福和對賢達之士的敬仰,同時也流露出自己想要有所作爲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既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也反映了他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賦金精橘和蕭漢高因呈李提舉 》 —— [ 明 ] 劉崧
- 《 擬古四章將適鍾陵贈別廖子所 》 —— [ 明 ] 劉崧
- 《 武山十四境武姥岡 》 —— [ 明 ] 劉崧
- 《 往時楊清溪爲鄉先達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 [ 明 ] 劉崧
- 《 富田築城歌二首其二 》 —— [ 明 ] 劉崧
- 《 答劉誠本寄贈墨檜色竹二軸 》 —— [ 明 ] 劉崧
- 《 贈別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 —— [ 明 ] 劉崧
- 《 夜飲扁鵲觀同魏鍊師坐竹林下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