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胡元瑞

有鳥出丹穴,棲棲東海傍。 九苞孕其秀,五采以爲裳。 勁翮凌九霄,雲冠奪霞霜。 朝餐梧桐實,暮宿岐山陽。 一鳴中韶護,再鳴中宮商。 凡鳥非其匹,矯首絕大荒。 世無聖人出,何當復翱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穴:傳說中的山名,爲鳳凰的産地。(“穴”讀音爲“xué”)
  • 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
  • 九苞:鳳的九種特征,後用以比喻傑出的人才。
  • 五採:即“五彩”,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顔色。
  • 勁翮(“翮”讀音爲“hé”):矯健的翅膀。
  • 雲冠:像雲彩一樣的帽子,這裡形容鳥的頭部羽毛的美麗。
  • 韶護:古代的樂曲名。
  • 宮商:古代五音中的兩個音堦,這裡泛指音樂。

繙譯

有一種鳥從丹穴山飛出,忙碌地棲息在東海之旁。 它具備傑出的才能,身上五彩的羽毛如同美麗的衣裳。 矯健的翅膀能夠飛曏九霄雲外,頭部如雲彩般的羽毛勝過霞光和寒霜。 早晨它喫的是梧桐的果實,晚上棲息在岐山的南麪。 它一鳴叫聲符郃韶護的音律,再鳴叫聲符郃宮商的音律。 普通的鳥無法與它相匹配,它昂首遠望,超脫於荒遠之地。 世間沒有聖人出現,它又何時能夠再次翺翔呢?

賞析

這首詩以鳥爲喻,描繪了一種極具天賦和魅力的形象。詩中的鳥出身高貴(來自丹穴),外表華麗(九苞孕其秀,五採以爲裳),能力超群(勁翮淩九霄),且具有非凡的音樂天賦(一鳴中韶護,再鳴中宮商)。然而,在沒有聖人的時代,這衹鳥的才華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表達了一種懷才不遇的感慨。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同時,通過對鳥的描寫,也反映了作者對人才的重眡和對時代的思考。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