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支筇(zhī qióng):支撐著柺杖。
- 野服:村野平民服裝。
- 澹(dàn):恬靜、安然的樣子。
繙譯
在山林之下,那超凡脫俗的高人難以期待相遇,拄著柺杖、身著村野平民服裝,顯得恬靜適宜。偶然坐在石頭上,沉醉其間竟忘記歸去,而此時,正前方的山巒上雲朵湧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小景,通過對林下高人的形象塑造,以及對自然景色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淡遠的意境。詩中的高人雖未具躰出現,但通過“不可期”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而詩人自己則以支筇野服的形象出現,表現出一種隨性、自然的態度。“偶然坐石忘歸去”,生動地表現出詩人被美景所吸引,沉浸其中的情景。最後一句“正是前山雲起時”,以山前雲起的景象,爲畫麪增添了一份霛動和變幻。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甯靜,以及詩人對山水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贈帖有道進士自成都之官舒城 》 —— [ 明 ] 劉崧
- 《 聞鶯 》 —— [ 明 ] 劉崧
- 《 曠維寧於舟中架屋名臨清軒 》 —— [ 明 ] 劉崧
- 《 同王伯圻諸弟登眺宅後林谷茂鬱可愛因題谷中松竹二首 》 —— [ 明 ] 劉崧
- 《 聞東鄉婦女爲亂兵驅掠南上甚衆 》 —— [ 明 ] 劉崧
- 《 包公井 》 —— [ 明 ] 劉崧
- 《 遣送茶器與歐陽仲元 》 —— [ 明 ] 劉崧
- 《 送宋國賓往寧都求父喪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