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鶯

· 劉崧
南溪喬木三千尺,葉底黃鸝四五聲。 公子多情休挾彈,佳人注意漫調笙。 乍辭谷口低寒雨,更駐花梢弄晚晴。 何日簫韶雜鳴鳳,龍池柳色滿瑤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溪:南邊的溪流。
  • 喬木:高大的樹木。(「喬」,讀音:qiáo)
  • 挾彈:拿着彈弓。
  • 調笙:吹奏笙。
  • 谷口:山谷的入口。
  • 簫韶:舜樂名。
  • 鳴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
  • 龍池:指宮中之池。
  • 瑤京:指京都。

翻譯

在南邊的溪流旁,高大的樹木高達三千尺,樹葉底下傳來四五聲黃鸝的啼鳴。 多情的公子啊,別再拿着彈弓了,美麗的女子也專心地停止吹奏笙樂。 黃鶯剛剛辭別山谷口那低溫的雨水,又停留在花枝梢頭,在傍晚的晴光中嬉戲。 不知哪天才能聽到像簫韶那樣的美妙音樂,混合着鳳凰的鳴叫聲,讓宮池旁的柳色佈滿京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溪邊的美景以及黃鸝的活動,同時通過對公子和佳人的描寫,傳達出一種對美好和諧景象的嚮往。詩的前兩句通過對南溪喬木和黃鸝啼聲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生機勃勃的自然氛圍。「公子多情休挾彈,佳人注意漫調笙」則體現了詩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和諧的追求,勸誡人們不要傷害鳥類,而要欣賞它們的美麗。後兩句進一步描繪了黃鸝在不同環境中的姿態,以及對美好音樂和繁榮景象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美好的熱愛之情。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