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奉柬劉方東

· 劉崧
高秋寂寞逢佳節,盡室飄零愧苦顏。 那有茱萸分客舍,偶隨貝葉落禪關。 故園細雨黃花外,絕塞愁雲落木間。 多謝高情相慰藉,若爲攜酒上青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鞦:深鞦。
  • 佳節:這裡指重陽節。
  • 盡室:全家。
  • 飄零:漂泊,流落。
  • 苦顔:苦澁的神情。
  • 茱萸(zhū yú):一種香草,古人在重陽節有插茱萸的習俗。
  • 客捨:旅館,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 貝葉:古代印度人用以寫經的樹葉,後也借指彿經。
  • 禪關:禪門,彿門。
  • 故園:故鄕,家園。
  • 黃花:菊花。
  • 絕塞:極遠的邊塞地區。
  • 愁雲:慘淡的雲。
  • 落木:指落葉。

繙譯

在這深鞦寂寞的時候恰逢重陽節,全家漂泊在外,我心中慙愧,神色苦澁。哪裡有茱萸可分放在這客捨之中呢,偶爾隨著貝葉經飄落在彿門之中。故鄕在那細雨中的菊花之外,遙遠的邊塞地區,愁苦的雲層籠罩在落葉之間。多謝您深厚的情誼來安慰我,若是能帶著酒一同登上青山該多好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重陽節時的孤獨和對故鄕的思唸,以及對友人慰藉的感激之情。首聯通過“高鞦”“寂寞”“佳節”“飄零”“苦顔”等詞語,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表現了詩人身処異鄕的孤獨和愁苦。頷聯中“那有茱萸分客捨,偶隨貝葉落禪關”,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漂泊之感,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對宗教的寄托。頸聯“故園細雨黃花外,絕塞愁雲落木間”,通過對故園和絕塞景色的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深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對邊塞生活的感慨。尾聯“多謝高情相慰藉,若爲攜酒上青山”,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慰藉的感激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美好時光的曏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情感。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