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十九首

悠悠念徵路,攜手河之湄。 徘佪不忍別,仰視夜何其。 非憂參商感,但惜日月馳。 君當重自愛,毋爲別淚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éi):河岸,水與草交接的地方。
  • 徘佪:同「徘徊」,表示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猶豫不決。
  • 夜何其:「其」是語助詞。「夜何其」表示「夜到什麼時分了」。
  • 參商:參星和商星,此出彼沒,永不相見,後用來比喻親友分隔兩地不得相見。

翻譯

悠悠地想着那遠行的路途,我們攜手在河邊的岸旁。徘徊着不忍分別,擡頭仰望,不知夜已到了何時。不是擔憂會像參星和商星那樣分隔兩地,只是可惜時光如日月般飛速流逝。你一定要多多保重自己,不要因爲分別的淚水而悲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情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景和情感。詩的開頭,「悠悠念徵路,攜手河之湄」,營造出一種悠遠、深沉的氛圍,表現出對即將踏上征途的感慨和在河邊與友人攜手的情景。「徘佪不忍別,仰視夜何其」,通過描寫徘徊不忍分別的姿態和對時間的詢問,進一步強化了離別的哀愁。「非憂參商感,但惜日月馳」,表達了不是擔心像參商二星那樣難以相見,而是惋惜時光的匆匆流逝,體現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友情的珍惜。最後,「君當重自愛,毋爲別淚滋」,則是對友人的叮囑,希望對方保重自己,不要爲離別而過於悲傷,展現了作者對友人的關懷和祝福。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將離別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人生的無奈和對友情的珍視。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