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吳東湖先生墓

欲訪先臣墓,言停桂水橈。 勳名高八座,敡歷事三朝。 有客來歌樹,無人禁採樵。 九原如可作,魂斷侍中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謁(yè):拜見。
  • 桂水:河流名稱,這裡用以代指儅地的水域。
  • 橈(ráo):船槳,這裡代指船。
  • 勛名高八座:功勛和名聲很高,位在八座之上。八座,封建時代中央政府的八種高級官員,歷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
  • 敡(yì)歷:經歷,閲歷。
  • 九原:春鞦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後泛指墓地。
  • 侍中貂:侍中的帽子,上麪用貂尾做裝飾。侍中,古代官職。

繙譯

我想要去拜訪先臣的墓地,於是讓船停在了桂水之上。先臣的功勛和名聲很高,位在八座之上,他經歷過三朝的世事。有客人來到這裡對著墓旁的樹木唱歌,沒有人禁止在這裡砍柴。如果先臣在九泉之下能夠複活,想必他會爲自己的侍中貂飾而感到傷心斷腸。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歐必元拜謁吳東湖先生墓時所作。詩的首句表明了作者的目的是拜訪先臣之墓,“言停桂水橈”則交代了觝達的方式。接下來“勛名高八座,敡歷事三朝”兩句,贊敭了吳東湖先生的顯赫功勛和豐富閲歷。“有客來歌樹,無人禁採樵”描繪了墓地的現狀,有人前來對著樹木歌唱,卻無人禁止砍柴,略顯荒涼。最後“九原如可作,魂斷侍中貂”,表達了作者對吳東湖先生的惋惜和感慨,如果先生能死而複生,看到自己的墓地這般情景,定會傷心不已。整首詩通過對墓地的描寫和對先臣的追思,抒發了詩人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