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嵩山詩十二首,並序

崤函疊嶂走轘轅,伊闕城皋鎖壁門。 四嶽按方皆就列,中央之帝獨稱尊。 渾渾土氣通黃道,燦爛星躔貫紫垣。 靜聽天雞三唱後,繽紛芝蓋上朝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崤函:指崤山和函穀關,古代著名的險要之地。
  • 曡嶂:連緜不斷的山峰。
  • 轘轅:古代的一種刑具,這裡指險峻的山路。
  • 伊闕:古代關隘名,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南。
  • 城臯: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滎陽市。
  • 壁門:指城牆的門。
  • 四嶽:古代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
  • 按方:按照方位。
  • 中央之帝:指嵩山,因其位於中原,故稱中央之帝。
  • 渾渾:形容氣勢磅礴。
  • 黃道:天球上太陽運行的軌跡。
  • 星躔:星宿的位置。
  • 紫垣:指天宮,即紫微垣。
  • 天雞:神話中的神鳥,傳說能報曉。
  • 三唱:三次鳴叫。
  • 芝蓋:神話中仙人所乘的雲車,形似芝草。
  • 朝元:朝見天帝。

繙譯

崤山和函穀關連緜不斷的山峰蜿蜒至轘轅,伊闕和城臯如同城牆的門扼守著要道。 四嶽按照方位排列,而中央的嵩山獨自稱尊。 渾厚的土氣與黃道相通,星宿的位置貫穿天宮。 靜靜地聽著天雞三次鳴叫後,五彩斑斕的雲車曏天帝朝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嵩山的雄偉與神秘,通過地理和天文的意象,展現了嵩山在中原的尊崇地位。詩中“渾渾土氣通黃道,燦爛星躔貫紫垣”一句,巧妙地將地麪的土氣與天上的星辰相聯系,表達了嵩山與天地相通的宏大氣勢。結尾的“繽紛芝蓋上朝元”則以神話色彩濃厚的畫麪,寓意嵩山的神聖與不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嵩山的崇敬之情。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